展商信息

艾利特机器人
ELITE ROBOTS
艾利特机器人,是专注新一代人机交互协作场景的制造商和迅速成长的国际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之一。目前全球累计销售台数超10000台,覆盖50多个国家,拥有500多家经销商和系统集成商,110余家全球生态合作伙伴,海外市场销量增速更是领跑全行业。旨在服务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3C、生物医药、医疗、家电、新能源、新零售等在内的多层次人机交互场景,提供协作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深度升级和赋能全球产业生态。 艾利特从底层的操作系统、嵌入式的硬件软件、工艺包与顶端算力、协作机器人的模组关节技术等方面均实现了自主研发,打破了国际竞品的技术壁垒,是国内少有的靠技术鼎足行业的协作机器人制造商。 作为全球最早研发和量产第二代协作机器人的制造商之一,2022年最新推出的平台级CS(Cobots Superior)协作机器人系列,基于全新的基础架构,对软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充分展示了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在泛场景化应用上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成为艾利特机器人人机共融、蓄力未来的重要一步。
展位号: W2.2530
国家:
产品分类:
工业机器人
应用领域:
工业电子
消费电子
通信系统
家电
电脑和周边设备
汽车
医疗
新能源
航空航天
军工
工程机械
轨道交通
安防
照明工程
智能楼宇

展品资料

常规产品
产品分类:
工业机器人
数字化工厂
应用领域:
工业电子
通信系统
常规产品
产品分类:
工业机器人
数字化工厂
应用领域:
工业电子
通信系统
常规产品
产品分类:
工业机器人
数字化工厂
应用领域:
工业电子
通信系统
常规产品
产品分类:
工业机器人
运动控制系统
应用领域:
工业电子
通信系统
常规产品
产品分类:
工业机器人
应用领域:
工业电子
通信系统

展商新闻

新闻标题
新闻内容
发布时间
安全、高效、精准!艾利特机器人助力电子行业降本增效!
2025年2月27日
行业背景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让电子行业产品迅速迭代,更多个性化需求开始不断凸显,检验检测与上下料作为该行业高频场景,工件在不同工序间的流转衔接方式成重中之重。目前电子行业普遍存在人力成本上升、人工作业效率低、良品率低等瓶颈。使用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降本增效成企业重要突破口,艾利特机器人因部署灵活、柔性高效等优势,在电子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项目需求与痛点本次讲述的客户案例,是华中某电子行业智能家居系统制造商,提供一站式PCBA代工服务,具有年产近千万智能硬件的生产能力,“满足客户对产品高质、高效、快速交付的需求”是其重要理念。因此客户对产品的作业精度、检验检测、交付质量等要求很高,由于该企业车间产品流水线大部分由工人操作,长期存在以下痛点及需求:■ 高电压检测环境,安全隐患大:车间作业环境复杂,工人需使用2000V检测电压进行电源开关耐压测试,属于超高电压作业(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工人安全难保障,一旦漏电触电会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因此该检测工位工人流动性大,并存在招工难、招工贵等问题。■ 作业繁重,培训成本高:使用人工移载进行耐压检测,因环节流转节奏快,需要员工快速频繁、穿插作业,属高重复性及高强度检测动作,员工长工作,既不利于车间安全管理,也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该工位对员工熟练度要求较高,员工培训成本大,一个熟练工培训时间一般约需1~2个月。■ 取放不精准,检测效率低:工人需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节拍将物料送往产线,及时性、精准性难保证,容易导致生产节拍受影响,生产效率受限。■ 多成本上升,利润压缩:伴随土地、电价等非技术成本不断上升,利润压缩,企业想提升单位产值,优化工位占地面积,扩大生产空间,提升厂房面积使用率。 因此,客户希望引入协作机器人来逐步替代人工进行电源开关取放及检测。艾利特协作机器人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人机交互安全,成自动化产线改造首选。 艾利特解决方案艾利特机器人聚焦电子行业检测及上下料自动化,进一步分析了企业需求,为该企业打造了协作机器人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电源开关的高效精准取放及检测。 流程工序该方案由1台艾利特EC66协作机器人搭配夹具、检测设备、工控机等自动化设备组成,机器人末端搭配柔性吸盘,可根据传送带节拍,对电源开关进行连续、精确取放料。机器人通过传感器识别传动带来料工件,机器人末端对工件进行定位跟踪,搭配柔性吸盘,机器人可一次性从传送带或检测区抓取/放置2个电源开关,实现多工位交替取放料,传送带无需暂停即可完成自动化连续、高效、精确的自动拾取-放置-检测-放置操作。 方案优势及运行效果1.机器代人高电压检测,节省3-4个人工协作机器人可代替人工在高电压环境作业,有效降低安全隐患,避免员工人身危害事故发生,解决耐压检测工位熟练工的难招难留问题,单工位可节省3~4个人工,6个月即可完成投资回报。2.部署灵活,20分钟快速换产换线艾利特机器人安装简便、操作简单,20分钟即可完成快速部署,自动化改造成本低。3.检测效率提升20%,检测时间缩短3-4倍项目改造前,客户检测1个电源开关需10~15秒,改造后10~15秒内可完成4个电源开关的耐压检测,极大缩短检测时间,检测效率提升20%以上,单位产值倍增。4.高精度、高节拍、高稳定性艾利特EC66协作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0.02mm, 有效工作半径914mm。工业级运动控制技术,可联动系统可以在不同的工位之间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搬运,保证取放料时的精度。5.简化作业流程,数据可追溯艾利特协作解决方案进一步理顺了该企业的电源开关检测领域的作业流程,结合检测设备,还能做到物料信息的实时更新及识别,取放和检测数据全场可追溯,有效防止了人工作业时漏检、误检等情况发生,全面满足了企业柔性生产需求,提高检验检测质量及流程管理。 助力电子行业降本增效本案例使用1台协作机器人即可满足客户的节拍需求,如您对机器人抓取物料节拍有更高要求,还可使用多台艾利特写作机器人配套视觉系统及艾利特自研传送带跟踪工艺包,通过视觉系统和编码器识别传送带来料工件和传送带速度,对工件进行动态跟踪、抓取、放置。艾利特机器人提供了多种接口、通信协议,可将协作协作机器人与产线不同自动化设备连接,识别更多工件种类,分别定位不同工件角度和位置,完成更多检测及上下料应用。如产品功能测试、产品外观测试、产品尺寸检测、产品可靠性检测。 为更好地助力电子行业客户智造升级,实现生产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自动化柔性改造,艾利特机器人将提供更加丰富和细化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在技术方面不断升级,助力降本提效! 案例集锦视频分享:https://www.elibot.com/industry/9 
2025年2月27日
了解详情
自带加乘效应!复合移动机器人的“增量密码”是什么?
2020年1月20日
增量市场,前景可期近年来,协作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发展迅猛,增速远超传统工业机器人。而在这两种机器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复合移动机器人。而复合移动机器人一般是由机械臂、移动平台、视觉与末端执行器等组成,旨在令机械臂不再受作业地点的限制,触及更多更广的范围,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柔性化需求。实则,复合移动机器人的诞生少不了市场的需求推动。随着各行业的发展,企业对于车间转型更为迫切,再则进入到后疫情时代,人口红利消失,工厂对于自动化升级、产线柔性化需求日益明显。根据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 2020 年中国市场新增复合移动机器人 560 台,较 2019 年增长 115.3%,市场销售额达到 2.6 亿元,同比增长 40.5%。种种因素无一不在证明,复合移动机器人这个增量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而目前的复合移动机器人需求也许仅仅是冰山一角。据统计,复合移动机器人的应用主要以:半导体、智能巡检、3C为主,客户普遍为自动化程度较高企业,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复合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将更为广泛,需求量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艾利特: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复合移动机器人是由移动平台、机械臂、视觉模组、末端执行器等组成,集机器人学之大成。因而,打造一整套复合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只靠一家机器人厂商去完成,显得十分不符合实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生态合作,机器人企业之间联合开发逐渐成为大势。目前,艾利特已经与国内外50多家厂商合作,支持100种配件组合,覆盖大部分主流AGV、2D/3D视觉、夹爪、升降柱、力传感器等,不断拓展协作生态。艾利特协作机器人与AGV、3D智能相机厂商共同合作,给机器赋予眼睛、手、脚,该套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巡检、物料管理、移动装配等领域。得益于艾利特机器人重量轻、功耗低的特点,更容易搭载SLAM技术的AGV小车。接下来,我们将从实际案例出发,为大家介绍复合移动机器人的应用与解决方案。01 助力地铁安防,智能巡检应用该应用集成艾利特 EC66(6kg 负载)协作机器人,自重仅为 17.5kg,相较于同负载传统工业机器人,功率 250w 仅为传统工业机器人的 1/4 不到,确保 AGV 小车运行时可达到更高的续航时间。整套方案充电一次可连续运行 8 小时,基本能确保完成一条完整地铁线路的检测。使用协作机器人+AGV 方案替代人工检车实现了轨道巡检过程中的“安全、高效、精准”,将人员从繁重、恶劣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02 入驻3C电子工厂,机床上下料应用某知名电子 OEM 工厂,由艾利特为其定制的,结合斯坦德 AGV 集成的复合移动机器人 20 台。该项目采用了协作机器人加 SLAM 小车结合的复合移动机器人方案,一台复合移动机器人对应 8 台机床,代替人完成7×24 小时的机床上下料。复合移动机器人上下料系统的上线,替代了之前人工作业上下料,不仅降低了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产线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产能提高 20%以上;同时该系统为模块化架构,针对未来产品变种和不同工艺,该平台具备很好的兼容性,最大化地保护了客户的投资。03 汽车行业,智能充电 汽车行业中的新能源电车逐渐兴起成为大势,随之而来的便是充电桩的设置问题。尤其是公共停车场,设置过多充电车位,则很难避免占用非充电燃油车辆的停车需求,两者很难权衡。复合移动机器人的出现,能够更多限度地将资源进行优化。复合移动机器人相较于固定式充电桩,其优势在于设备不再受到地点限制,它接到指令自动前往指定地点,协作机器人结合视觉系统准确识别插入充电口,并对车辆进行充电,艾利特结合自身协作机器人优势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移动智能充电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华北以及华东某知名新能源汽车厂。未来展望近年来,复合机器人一直处于增量状态,多家企业纷纷下场布局复合移动机器人产线,然则越多的企业入局,我们却越需要“稳”,而做到“稳”就需要静下心来做好产品。艾利特接下来将发挥与合作伙伴在各种应用场景磨合出的默契,为客户提供更简单更易用的设备、更高效的配合、以及更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2020年1月20日
了解详情
协作机器人助力3C电子行业效率提升
2019年11月15日
现如今,不仅仅是劳动密集的3C电子行业,大部分工厂面临的问题相似:用工成本高、产品多样化需求增加、订单需求波动。不断迭代的产品对生产工艺的通用性、精度要求和可靠性都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许多非标产品和复杂工艺流程连人工都难以企及,因此制造方式必须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所需要。在许多生产场景中,相比全都由人工制造或是全部由设备规模化生产,人机协同所发挥的效率优势更加明显。被称为“协作机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s,简称Cobots)的轻量化机械臂,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突破,更颠覆了生产关系——让机器人可以和工人并肩协同工作,共享工作区间。协作机器人作为一种轻质、灵活的工具可快速重新部署,尤其适用于成本敏感和工艺制程复杂的3C电子企业。丰富的机器人指令大大降低了工厂使用机器人的门槛,开放的接口和操作友好的界面使得集成商能够更快速简便地配置例如视觉、力控、末端执行器等各类软硬件,协助用户尽快在真实工况下验证和调试机器人方案。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1.65万台,占工业机器人市场4.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从2014年到2017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年均复合增速为69%,预计到2020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达5.0万台,市场规模将突破84亿元。自2017年艾利特研制出第一款协作机器人EC66以来,见证了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的飞速增长,同时也观察到了本地企业开展人机协作之旅的迫切需求和瓶颈。海量的市场蕴含着巨大的自动化升级潜力,同时也隐藏着许多亟需解决的瓶颈,在3C电子行业多样复杂的需求面前,依托艾利特在机器人控制领域16年的经验积累,艾利特协作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助力3C电子行业效率提升的重要工具。  
2019年11月15日
了解详情

展台活动

活动日期/时间
活动标题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2025年03月26日 14:00-15:00
艾利特技术大咖路演专场:揭秘电子制造背后的“机器人黑科技”
2025年3月26日| 新国际博览中心W2馆No.2530
 
新国际博览中心W2馆No.2530
了解详情

联系我们

我们的展位号
W2 .
2530
请仔细阅读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自 2024 年起版权所有